車水馬龍的永豐路邊、波光粼粼的姚江畔,有一幢并不起眼的五層小樓,寧波市華慈醫院在此默默為甬城百姓服務了20年,開診以來頗受寧波市民和特殊群體的歡迎。作為當年全國第二家、省內首家慈善醫院,寧波市華慈醫院誕生和成長的背后有太多愛心的助力,是社會各界的愛心陪伴醫院一路成長。
請大家一起來看看下面這組令人振奮的數據,感受醫院20年來取得的成績:門診量從1.5萬人次/年增長到最高17萬人次/年;健康體檢量從1100人次/年增長到5萬余人次/年;通過多項優惠政策為各類困難群眾減免醫療費用累計2410余萬元,為患重大疾病的貧困患者作無償醫療鑒定2600余人次;自2009年起醫院開設慈善援助藥品發放專窗,截止日前免費發放中華慈善總會慈善援助藥品價值超10億元;組織全市醫學專家開展院內義診20余次,受益群眾2萬余人次;組織醫務志愿者赴山區海島、農村街道、工地工廠等地開展義診60余次,受益群眾1萬余人次。
開辦一家慈善醫院:“20年前的12月8日,寧波華慈醫院成立啦!”
從提供場地、推薦人才,到幫助購置設備、分享后勤服務......依托于寧波市第二醫院的支持,華慈醫院的籌備工作得以順利開展。2001年12月8日,在市慈善總會及衛生、人事、民政、紅十字會等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寧波華慈醫院作為當年全國第二家、省內首家慈善醫院順利開診,時任寧波市第二醫院院長的張樂鳴兼任華慈醫院首任院長,確定“扶貧濟困 救死扶傷”為辦院宗旨。醫院成立之初,市醫師協會面向全市廣大醫務工作者發出倡議,歡迎加入華慈醫院“扶貧濟困、救死扶傷”的行列……倡議書一呼百應,650余位醫生第一時間報名免費坐診,充分體現了寧波醫務人員的無私奉獻精神。
桂國珍院長清楚地記得,開診第一天只接診了7位患者,經口口相傳后,到建院一周年已累計接診1.5萬余人次。她回憶說,當初為了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就連醫院改建X光室需要的鉛粉,她都要借來磅秤一袋一袋復秤。但正是她這股認真的勁頭,使得施工人員也不敢懈怠。
持續踐行辦院宗旨:“只有堅持辦院宗旨,才能保持惠民特色!”
建院20年來,華慈醫院始終堅持“扶貧濟困 救死扶傷”的辦院宗旨,持續踐行慈善惠民特色。醫院成立以來,對持有慈善助醫卡等人員實行免掛號費、診療費和注射費,優惠藥費10%和檢查檢驗費用15%左右的“三免兩優惠”政策。2013年12月結合公立醫院改革,進一步完善弱勢群體惠民政策;與此同時,自行出資委托軟件公司開發結算軟件,使各類助醫卡支付功能平均增強5倍,進一步減輕助醫卡患者的經濟負擔。暖
1.關心困難精神疾患群體
開診之初,醫院與市精神病院合作,每周安排??漆t生坐診,方便精神疾病患者就醫;2017年7月,醫院與市精神病院簽訂“三?!保▽H?、專線、專柜)合作協議,使精神類藥品更齊全,大大改善精神疾病患者就醫體驗;2018年12月始,醫院又開展精康卡實時結算業務,僅2020年完成該類患者接診近3000人次。02
2.關愛計生特殊家庭健康
2016年11月,市計生協在華慈醫院成立了全國首家計生特殊家庭健康關愛中心。作為市級計生特殊家庭健康關愛中心,醫院始終把關愛和溫暖貫穿于全程服務中,制訂實施細則,開展系列關愛活動,受到了關愛服務對象的肯定。5年來,醫院為計生特殊困難家庭成員免費健康體檢共258人次,免費金額23.31萬元;設立關愛家庭綠色通道,全程由醫院志愿者陪同就醫,減免門診診查費;愛心企業通過寧波市慈善總會捐贈發放失獨困難家庭慈善關愛卡104人次,合計10.4萬元;完成重大疾病專家會診1人次;院外提供健康咨詢和健康講座400余人次、院內提供健康咨詢200余人次。
3.愛心幫扶星寶家庭
2021年始,醫院開展星寶(自閉癥孩子)家庭愛心幫扶工作,內容包括家庭體檢、綠色通道、醫護培訓等,每年提供60名免費體檢名額(體檢對象為孩子或其母親),免費金額合計約6萬元。深入推進慈善援助藥品發放
4.慈善援助藥品發放
慈善援助藥品的受益人群主要為中華慈善總會慈善救助的貧困惡性腫瘤及罕見病患者。2009年,為方便惡性腫瘤患者病人就近醫治,醫院藥房以專人、專窗的模式,承擔了格列衛援助藥品的免費發放工作。目前已有格列衛、多吉美、達希納、特羅凱、安維汀、易瑞莎、泰瑞莎、瑞百安等八種藥品八個項目。至今已發放救助藥品價值人民幣10億余元。寧波發放模式受到了中華慈善總會高度的肯定和認可,多次獲得嘉獎,并逐漸向其他地區進一步推廣。
積極拓展業務范圍:“體檢和疫苗接種是另外兩張名片!”
桂國珍院長認為,必須要學會兩條腿走路,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齊頭并進,才能更好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在做好日?;踞t療服務的基礎上,體檢和疫苗接種已成為醫院除慈善惠民外的兩張名片。如今,醫院年門診量達13-17萬人次,年體檢量超5萬人次。
1.拓展健康體檢業務
在不影響正常醫療秩序的情況下,醫院克服醫療用房緊張、醫務人員緊缺的困難,最大限度挖掘內部潛力,努力拓展體檢服務,增加業務收入,助推醫院穩步發展。2002年上半年,結合自身特點,醫院承接了剛改制不久的部分大中型國有企業(如原寧波拖拉機廠、寧波動力機廠等)職工體檢業務,多年來不斷拓展單位職工體檢業務。另外,市華慈醫院還承擔每兩年一次的寧波市城鎮職工參保人員(企業退休職工)和寧波市城鎮居民參保人員健康體檢、高校招生體檢、征兵體檢以及健康證體檢等部分政府民生工作和指令性工作。2020年,醫院完成各類體檢58781人次。
2.扎實推進預防接種服務
從2008年6月開始,醫院承擔了原市疾控中心24小時開放的犬傷門診及預防接種工作。為切實貫徹執行“預防為主”的衛生健康方針,加強公共衛生建設,醫院進一步推進預防接種門診(犬傷門診)規范化建設,率先在全市開展疫苗全程追溯,2020年共接種各類疫苗10.45萬針,2021年1月-11月共接種各類疫苗12.82萬針。
服務獲得群眾認可:“金杯銀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醫護人員的默默付出,在老百姓中收獲了良好的口碑,20年來,患者寫來的感謝信像雪片一樣,存了幾大箱。
把醫護當親人的丁阿姨
貧困截癱患者丁阿姨,需要每月去醫院更換導尿管,對她來說十分不便。2004年12月,她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給華慈醫院打了個電話,在醫院了解到她家境貧困、負擔較重的狀況后,決定每月無償上門為她服務,至今已堅持17年,累計服務200余次。17年來,雖然丁阿姨的家因為拆遷搬了又搬,醫護人員換了又換,但華慈醫院的服務和照顧風雨無阻,從沒有間斷?,F在,丁阿姨每次看到醫護人員就像見到了親人。
正如她家人在感謝信中所言:“也許幫助一次他人很容易,但是十幾年來不管刮風下雨、節假日都為我們這樣普通的平凡人提供上門幫助,而且每次都不收取我們的費用,這中間的堅持、旅途奔波、疑難解答、多次住院幫扶,我想我用千言萬語也無法描述這十幾年來幾百次的上門問診、幾百上千的電話關心、幾百次的門診治療、幾十次的住院慰問?!?/p>
費時一個月寫感謝信的徐老爺子
家住海曙孝聞花園的徐光美老人因為經常在華慈就醫,對華慈的醫護人員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他發現華慈醫院醫患關系融洽,負面的事例很少,專門花時間在醫院試圖“捕捉”一些“瑕疵”之處,也只發現醫院在宣傳資料發放的時候可能會造成浪費的問題,而且醫院接到他的建議后馬上就改進了。老人于是花費1個月時間寫下近3000字的感謝信,把醫院比作姚江畔一顆璀璨的明珠。
20年來,醫院用豐碩的成果書寫了華麗的篇章。我們將以建院20周年為新起點,秉承“扶貧濟困 救死扶傷”的辦院宗旨,響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健康寧波建設號召,做好做精慈善惠民服務工作,推進公共衛生服務,積極拓展醫療業務,更好地為甬城百姓提供質優價廉、特色醫療健康服務。